傳説明初 沈萬三 致富原因是由於擁有聚寶盆。 這個典故來自於周人龍的《挑燈集異》:"明初沈萬三微時,見漁翁持青蛙百餘,將事銼剞,以鏹買之,縱於池中。 嗣後喧鳴達旦,貼耳不能寐,晨往驅之,見蛙俱環踞一 瓦盆 ,異之,將歸以為浣手器。 萬三妻偶遺一銀釵於盆中,銀釵盈滿,不可數計,以錢銀試之亦如是,由是財雄天下。 " 明代 洪武 年間建造 聚寶門 時,地基下陷反覆建造依然建築不成,明太祖 朱元璋 知曉此事後令謀士算卦,説城牆基礎有怪獸專門吃土吃城牆磚,需要在城下埋一個聚寶盆以鎮壓,朱元璋下旨徵收沈萬三的寶物聚寶盆並埋於城門之下,果然建成,該門因此得名"聚寶門"。 而後,由於聚寶盆傳説中可以使其中的財寶不斷倍增的美好寓意,而被用作"招財進寶","滋生財富"的 家居風水 擺設。
臺灣俚語或歇後語是先民生活智慧的結晶,往往讓人會心一笑,引起共鳴,試看「乞食背葫蘆──假仙」、「一兼二顧,摸蜊仔 (la-a`) 兼洗褲」、「在生食一粒土豆,較好死後拜一個豬頭」、「昧曉駛船,嫌溪彎」、「神仙扑鼓有時錯,腳步踏差誰人無」、「起厝無閒一冬,娶某無閒一工,娶細姨無閒一世人」……等,多麼生動有趣! 閒聊 生活 智慧 俚語 民俗 3 ・ 留言 1 文章資訊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戴口罩vs實際樣貌 心情 1241 ・ 留言 311 如果可以真的不要讓外送員送上樓..變態很多 心情 1343 ・ 留言 417 割喉男女兇手是天道盟的! 心情 2093 ・ 留言 884 關於國三割喉好友反應文章被刪 心情 692 ・ 留言 115 81歲父騎車出門找19歲夜歸兒路口轉彎「父子正面對撞」雙亡
出席喪禮有不少傳統禁忌,帛金為何一定要單數? 帛金又有沒有「公價」? 參與喪禮時又有甚麼需要注意呢? 殯儀師郭旻灝(Phil)就為大家拆解有關殯儀的10大迷思。 載入完畢 0% - ↓ 點 擊 圖 片 放 大 ↓ +7 1. 帛金有否「公價」? Phil表示帛金並沒有「公價」,金額多少主要因應跟家屬的關係,如對方失去家中經濟支柱或子女尚年幼,可考慮多給一點帛金。 2. 逝者家人需否給帛金? 逝者家人本身是籌備喪禮的主人家,整個喪禮的費用都是由他們支付,故不用再給帛金。 3. 為何帛金尾數總要多1元? 他指根據傳統,不論是給100、200、1,000還是10,000元帛金,都要另外再補1元,因主人家會回「吉儀」,「吉儀」裡有1個1元,便有雙數、成雙成對的正面意思。 4.
塔青. 塔青玉,隸屬中國四大名玉,新疆和田玉系列。 因塔青玉主產地是新疆喀什地區,塔什庫爾干縣,也叫塔縣。塔什庫爾干塔吉克族自治縣位於帕米爾高原之東、崑崙山之西,世界第二高峰喬戈里峰海拔8611米,屬於喀拉崑崙山脈,盛產優質玉石。
醫生建議病人每天用牙刷或刮舌器清理綠毛,並要要擦洗4次,又建議他戒煙。. 半年後病人舌頭綠毛完全消退,但病人未有戒煙。. 據美國口腔醫學會(AAOM)資料,毛舌症其實算常見疾病,有13%的成年人一生至少面對一次。. 一般而言,毛舌症因為口腔衛生欠佳 ...
李成棟(??-1649年4月6日(永曆三年二月乙卯) ),字廷貞,寧夏人,陝西寧夏衛軍籍 。 原為李闖軍部將,降明、降清,後又反清復明,一生叛降無常。 曾指揮過嘉定三屠。 後因反清被清兵追殺,落水溺死。
風水專家建議,前陽台種植植物可阻擋各方煞氣,且為家中成員帶來運氣,因此幫自家陽台綠美化,美國家居品牌Crate and Barrel建議,風燈、盆栽、蠟燭、LED線燈是户外陽台氛圍營造關鍵道具,由其風燈是利用單品,無論是室內陽台或是室外可放置,可選購幾組 ...
反饋 分享 蘆薈 (阿福花科蘆薈屬植物) 蘆薈( Aloe vera (L.) Burm. f.)是百合目阿福花科草本植物。 多年生,常綠,地上莖很短;葉片肥厚多汁,呈狹披針形,基部寬闊為粉綠色,邊緣有刺狀小齒;花有黃色或赤色斑點;果實呈三角形; [21] 花期在冬末。 蘆薈的"蘆"字就是黑色的意思,而"薈"字就是聚集的意思,蘆薈因為其葉片被切開後,切口處滴下來的液體,會由咖啡色變黑色,慢慢會凝聚起來,故名"蘆薈"。 [22] 蘆薈屬南非、馬達加斯加島、阿拉伯半島,中國東南、華南、西南等地多有栽培,並可偶見野生蘆薈分佈。 一般在中國栽培的蘆薈較少開花結果 [24] 。 [23] 蘆薈喜温暖、乾燥和陽光充足的環境,不耐寒,耐乾旱和半陰。
為了説明"德"的充實與證驗,文章想象出一系列外貌奇醜或形體殘缺不全的人,但是他們的"德"又極為充實,這樣就組成了自成部分的五個 小故事 : 孔子 為王駘所折服,申徒嘉使 子產 感到羞愧,孔子的內心比叔山無趾更為醜陋,孔子向魯哀公稱頌 哀駘它 , 跂支離無脤和大癭為國君所喜愛。 五個小故事之後又用莊子和惠子的對話作為結尾,即第六部分,在莊子的眼裏惠子恰是"德"充符的反證,還趕不上那些貌醜形殘的人。 作品名稱 德充符 作 者 莊周 創作年代 戰國 作品出處 莊子 文學體裁 散文 作品原文 魯有兀者王駘①,從之遊者與仲尼相若。 常季問於仲尼曰②:"王駘,兀者也。 從之遊者與夫子中分魯③。 立不教,坐不議;虛而往,實而歸。 固有不言之教,無形而心成者邪④? 是何人也?